【2025補鈣懶人包】身體缺鈣如何補?如何挑選鈣片?
根據統計,國人平均每天鈣質攝取量為587mg,不達衛福部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000-1200mg,顯示台灣成年人平均每天都缺乏500-600mg的鈣質。究竟應該如何阻止身體繼續缺鈣?又該怎麼補充鈣質呢?天然鈣質食物有哪些?若透過日常飲食以及補充鈣質保健食品,可以使身體內有足夠的鈣,那麼鈣片在什麼時候補充效果最好?又該如何挑選呢?
為什麼要補鈣?鈣對身體的重要性
根據統計,女性在28歲以後骨鈣將以每年0.1%-0.5%的速度減少,而缺鈣不只會骨質疏鬆、容易抽筋,還可能會造成心悸、失眠、蛀牙、頻尿、皮膚粗糙、視力模糊、頻尿...等,給身體造成很大的負擔,因此補充鈣質對於身體保健非常重要!
需要補充鈣質的族群
不同年齡層、需求,所需的鈣質劑量也有所不同,以下為各族群每日建議的鈣質攝取量。懷孕哺乳期婦女建議鈣質應每天至少攝取1000mg以上,以滿足胎兒與母體需求。
年齡、需求
鈣質補充劑量
幼兒(1-3歲)
500mg/天
兒童(4-6歲)
600mg/天
兒童
(7-9歲)
800mg/天
青少年(10-12歲)
1000mg/天
青少年
(13-18歲)
1200mg/天
成年人
(19-50歲)
1000mg/天
熟齡
(50歲以上)
老年人
(70歲以上)
1000mg/天
懷孕期間
1000mg/天
哺乳期間
1000mg/天
天然高鈣食物有哪些?
每100g含鈣量
高鈣食物推薦
50-200mg
海帶、白芝麻、干貝、莧菜、蝦子
200-500mg
豆腐、牛奶、黃豆、杏仁果、牡蠣
500mg以上
小魚乾、黑芝麻、髮菜、羊奶
鈣片種類比較|一張表看懂怎麼挑鈣
不同的鈣質來源,吸收率也有差異,以下跟大家介紹各種不同鈣質的差異:
(一)常見的鈣質來源,哪一種鈣最好?
種類
鈣離子含量
人體吸收率
優點
缺點
檸檬酸鈣
中
中高
檸檬酸鈣水溶性佳、吸收不受胃酸影響、引起腎結石的機率低
價格較高
複合甘胺酸鈣
低
高
易吸收,含有氨基酸,對神經和肌肉有益
能被人體所用的鈣含量最高
製得不易
鈣離子含量較低
磷酸鈣
高
低
最接近骨骼的鈣質、較不易造成脹氣
製得不易,價格較高
海藻鈣
中高
中高
天然來源
有重金屬污染的疑慮
碳酸鈣
高
低
含鈣量高
最常見的鈣質補充劑
容易導致脹氣打嗝
降低鈣吸收
珊瑚鈣
中高
中高
不須胃酸消化吸收率高
有重金屬汙染的疑慮
(二)不同來源鈣吸收率比較
種類
鈣離子含量
人體吸收率
對胃腸道影響
檸檬酸鈣
20%
40%
低
複合甘胺酸鈣
15%
90%
低
磷酸鈣
40%
25%
低
海藻鈣
32%
39%
低
碳酸鈣
40%
27%
高
珊瑚鈣
24%
40%
低
以吸收率來看,複合甘胺酸鈣及檸檬酸鈣較高,在選購時可以觀察看看商品是否有含這兩種成分喔!
如果腸道不好,容易脹氣,可以多選擇成分為檸檬酸鈣、磷酸鈣的鈣片。
補充鈣質注意事項
由於鈣的吸收需要胃酸的幫助,因此建議分次補充,而鈣質於睡前的吸收效果較佳,晚飯至睡前補充也能提升吸收效率。以下提供補充鈣質的4大重點:
每天建議補充500-600mg即可
由於一般人平時可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已有500mg,因此每天另外補充的鈣片不宜過多喔!
鈣質總量每天不應超過1500mg
由於鈣質補充過多身體會吸收不良,也可能造成身體不適,甚至產生腎結石。而一般人平時可從食物中攝取的鈣質已有500mg,因此每天另外補充的鈣片不宜過多。鈣質總量在每日建議攝取量左右即可。
選擇含有複方添加的產品
添加維生素D3,可增進鈣、磷吸收,預防骨質疏鬆和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運作;鎂是骨骼與牙齒正常發育的重要營養素,透過鎂和鈣的協同作用,可以讓骨骼與牙齒結構更加穩固 ; 與K2一起補充,能協助傳送鈣離子、促進骨質的鈣化。
少量多次攝取
鈣質少量多次攝取最佳,一次不要補充超過500-600mg的鈣質,以免影響吸收效率。
鈣不能跟什麼一起吃?
與鐵質保健食品建議間隔兩小時以上,或是分餐補充。
延伸閱讀
維他命K天然食物有哪些?食用劑量及功效副作用揭密
熟齡保養補鈣超重要!高鈣食物圖鑑收藏
最完整的鎂介紹,為什麼要補充鎂?
為您推薦-亞尼活力鈣鎂鋅
補鈣還不夠!更要選對「黃金比例」,除含有鈣及鎂外特別添加三種後援成分,能增進鈣吸收的維他命D3、鋅、維他命K2,盡情享受靈活的每一天!
試吃看看 ❯
點這看鈣鎂鋅 ❯
輸入限量折扣碼【YANNIBLOG】立即享優惠
LINE線上一對一專業營養諮詢
了解更多營養素
軟骨素 ❯
膠原蛋白 ❯
Q10 ❯
鋅 ❯
維他命D ❯
維他命E ❯
維他命C ❯
維他命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