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世界杯_世界杯结束时间 - 0123838.com
首页中国对巴西世界杯正文

艾菲爾鐵塔

2025-05-10 12:18:51

起源

莫雷斯·克什蘭的草稿

隨著工業化革命的技術可能性出現了建造高層建築物的想法。塔式結構尤其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早在1833年,英國人理察·特雷維希克就提議建造一根1000英尺(304.80公尺)高的鑄鐵塔,由1000個支架支撐,底部直徑30公尺,頂部直徑3.60公尺。然而,特雷維西克在他的計劃公佈後不久就去世了。美國工程師托馬斯·柯提斯·克拉克(英語:Thomas Curtis Clarke)和大衛·里夫斯接受了這個想法,並想為1876年費城世界博覽會建造盛年塔(Centennial Tower),該建築設想一個直徑為9公尺的圓柱形鐵管作為核心,並用鋼索支撐。該項目最後沒有實現。[6]

1881 年,法國工程師阿梅迪·塞比洛(Amédée Sébillot)從美國旅行歸來,提出「太陽塔」上的燈,照亮整個巴黎大都市區的想法。在法國政府於1884年5月宣布將於1889年舉辦世界博覽會後,他與特羅卡德羅宮的建造者朱爾斯·布爾代斯一起制定了計劃。[7]該設計讓人想起傳說中的亞歷山大燈塔重建,並帶有許多裝飾品,受到了極大的保留,在1886年5月的官方規劃競賽之前一直被公開討論。但由於缺乏技術可行性,太陽塔的案子最終沒有建成。[8]

艾菲爾鐵塔的項目設計,要歸功於莫里斯·凱什蘭(英語:Maurice Koechlin)和埃米爾·諾吉耶(英語:ÉmileNouguier),他們是艾菲爾建築公司(Compagnie des Établissements Eiffel)的兩名高級工程師。這棟建築是為1889年世界博覽會而建。艾菲爾曾說其靈感來自於1853年紐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建造的一個叫做萊廷觀覽塔的建築[9]

1884年5月,克什蘭在家工作時畫出建築的草圖,他將其描述為「一個巨大的塔架,由四根格子梁組成,先從底部分開並在頂部連接,並由金屬桁架定期連接在一起,艾菲爾最初對他們的設計並不感興趣,兩位工程師隨後請公司建築部門的建築部主任斯特芬·索維斯特(英語:Stephen_Sauvestre)繪製了一份新圖稿之後,艾菲爾改變了主意並出錢買下了設計專利權。並以公司名義在1884年秋季的裝飾藝術展上展出。 1885年3月30日,埃菲爾向法國土木工程師協會(法語:Société des Ingénieurs Civils)提交了他的計劃;在討論了技術問題並強調塔的實際用途,並強調了氣象學、天文學和空氣動力學的科學重要性,他稱:

鐵塔將象徵著現代工程師的藝術,更是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紀,經歷18世紀的科學革命運動和1789年的革命為世紀開闢了道路,為了表達法國的感激之情,將為此建造這座紀念碑。[10]

艾菲爾在鐵塔介紹中並未特別強調斯特芬的名字。因此該塔在計畫階段就已與艾菲爾聯繫在一起,甚至在建造之前就被命名為艾菲爾鐵塔,不過埃菲爾本人從來沒有這樣稱呼過鐵塔。1885 年春天,建築成本估計為3,155,000法郎,塔的重量預計為4,810噸。最終,艾菲爾鐵塔的全鋼結構重達7300噸,為建造成本增加了兩倍半以上。[11]

直到1886年儒勒·格雷維再次當選法國總統,愛德華·拉可羅(Édouard Lockroy)當選貿易部長。拉可羅決定為世博會場所配置設計一個中軸線的建築物。5月1日,拉可羅宣布舉辦

針對法國建築師和工程師的世博會建築創意競賽。並在5月12日成立了委員會,來審查艾菲爾的及其競爭對手們的計劃,大約有100名申請者參與其中,其中許多評審接受了艾菲爾塔式結構的想法,在對塔的確切位置進行了一番辯論後,一個月後,委員會決定除艾菲爾之外的所有提議,全部都不切實際且缺乏細節,最後決定艾菲爾鐵塔入選。[12]

艾菲爾在沒有一些裝飾元素的情況下,再次對斯特芬的圖稿進行了重新設計,並以這個折衷方案贏得了比賽,隨後於1887年1月8日以自己而非公司的名義,簽署了一份合同,僅得到了150萬法郎的資金,距離預期的650萬甚遠,但相應的是,他得到了博覽會開辦後20年鐵塔所有收入的所有權。隨後,艾菲爾又組建了一個新公司來籌資、建造鐵塔。[13]:121

藝術家的抗議

1887年2月14日發表在《時代》雜誌上的古斯塔夫·艾菲爾漫畫,將埃菲爾鐵塔與金字塔進行了比較。

紀堯姆·阿波里奈爾的圖象詩

在當時的巴黎,擬議中的鐵塔計畫一直是爭議性的議題,引起了那些不相信興建可行,或是以藝術為由反對興建的批評聲浪,畢竟在艾菲爾鐵塔建造之前,從來沒有任何建築物的高度能夠達到300 公尺高[14],這些反對意見也法國長期以來關於建築與工程之間關係的爭論。在戰神廣場開始興建時,社會輿論就達到了頂點,藝術和文化歷史學家雅各·布克哈特將這座建築視為整個歐洲和美國無思想的閒人的廣告。一些重要的藝術家成立了「三百米委員會」,委員會由著名建築師查爾斯·加尼葉(英語:Guy de Maupassant)領導,成員包括威廉·阿道夫·布格羅、 居伊·德·莫泊桑、夏爾·古諾和朱爾·馬斯奈,委員會隨後寄出名為《藝術家反對艾菲爾鐵塔》的請願書,發送給工程部長兼博覽會專員阿道夫·阿爾芬德(英語:Adolphe Alphand)上,並於1887年2月14日由《Le Temps(英語:Le Temps)》出版:

我們作家、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對巴黎迄今未受破壞的美麗充滿熱情的奉獻者,以輕視法國品味的名義,以我們所有的力量,以我們所有的憤慨,反對建造這座無用且可怕的艾菲爾鐵塔,想像一下,一座令人眩暈、荒謬的塔就像龐然大物的黑色煙囪般統治著巴黎,巴黎聖母院、聖雅克塔、盧浮宮、榮軍院、凱旋門將會被壓垮,我們所有紀念碑將被屈辱消失在這場可怕的夢中,二十年內……我們將看到可恨的螺栓金屬板柱的可恨陰影像墨水一樣延伸。[15]

請願書並非一個孤立的案例,萊昂·布洛伊將埃菲爾鐵塔描述為「悲慘的路燈」,保爾·魏爾倫描述為「鐘樓的骨架」[16],法蘭索瓦·科佩描述為「一根固定,不完美、混亂和畸形的鐵桅杆,另一方面,公開展示的鐵製建築與缺失的立面也被認為是徹頭徹尾的醜聞[17]

,戰神廣場的一位居民甚至對州和市提起訴訟,因為擔心埃菲爾鐵塔會倒塌並摧毀他的房子。法院只允許在艾菲爾對任何損害負責的情況下,可進行進一步的建設。[18]

艾菲爾通過將鐵塔比作埃及金字塔來回應這些批評:「我的塔將是人類建造最高的建築物。它的方式不會也很宏偉嗎? 為什麼在埃及令人欽佩的東西,在巴黎會變得醜陋和可笑?」[19]愛德華·洛可羅伊(英語:Édouard Lockroy)在寫給阿爾芬德的一封支持信中也處理這些批評[20],他諷刺道:「從莊嚴的節奏、隱喻的美感、精緻而精確的風格的優雅來看,可以看出這次抗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詩人合作的結果。」他解釋說,藝術家的抗議是無關緊要的,因為鐵塔的項目早在幾個月前就已決定好,並且建設也已經在進行中。

事實上,加尼葉也是鐵塔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審查了各種提案,並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因此艾菲爾同樣不擔心這個問題,他向記者指出,僅根據圖紙來判斷塔的效果還為時過早,戰神廣場距離抗議中提到的紀念碑足夠遠,幾乎沒有風險表明鐵塔將有壓垮這些歷史建築的可能,並提出了鐵塔的美學論點:「自然力的規律,不總是符合和諧的秘密規律嗎?」。[21]艾菲爾鐵塔完工後後,一些抗議者改變了主意;其他人仍然不相信,[22]像是居伊·德·莫泊桑據說每天都在塔樓的餐廳吃午餐,因為這裡是巴黎唯一一個看不到塔樓的地方。[23]

到1918年,紀堯姆·阿波里奈爾寫了一首塔形的民族主義詩歌(圖象詩),表達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感受後,鐵塔已成為巴黎和法國象徵的看法。至今艾菲爾鐵塔被廣泛認為是一種非凡的結構藝術品,經常出現在電影和文學作品中。

建造

1887年7月18日:開始安裝金屬部件

1887年12月7日:建造塔腳

1888年3月20日:第一層完成

1888年5月15日:二期開工

1888年8月21日第二層完成

1888年12月26日:上層建設

1889年3月15日:圓頂建造

艾菲爾鐵塔的基座工程從1887年1月28日起建[24]埃菲爾使用水坑鍛鐵作為建築材料,這有助於其耐用性,東塔腳和南塔腳的結構很簡單,每條置在四塊2公尺(6.6英尺)的混凝土板上,每條腿的主梁各有一塊。靠近塞納河的西塔腳和北塔腳較複雜:每塊板需要安裝兩個樁,並使用壓縮空氣沉箱好安裝15公尺(49英尺) 長和6公尺(20英尺)的深度,驅動深度為22公尺 (72英尺)用於支撐6公尺(20英尺) 厚的混凝土板。[25]這些石板中的每一個都支撐一塊頂部傾斜的石灰石,好支撐金屬結構。

塔腳都通過一對直徑為10公分(4英寸)、長7.5公尺(25英尺)的螺栓固定在石製品上。基座工程於6月30日完成,金屬結構的安裝也在此刻開始。現場可見的工程,與幕後進行大量嚴格的準備工作相輔相成:製圖室共大約40名技術繪圖員製作約1,700份總圖和3,629份詳細圖紙,涉及所需約18,038個不同部件。[26]繪製組件的任務,因設計中涉及的複雜角度和所需的精確度而變得複雜:鉚釘孔的位置被指定在1毫米(0.04 英寸)內,角度計算為1弳。 [27] 完成的部件,以及一些已經鉚接成子組件,則是從巴黎郊區勒瓦盧瓦-佩雷的一家工廠用馬拉車搬運到工區,首先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隨著施工的進行,螺栓被鉚釘取代。現場不進行鑽孔或成型:如果任何零件不適合,則將其送回工廠進行改造,艾菲爾鐵塔的工程中,總共使用 250 萬個鉚釘將18,038個零件連接。

起初,塔架被建造成懸臂,但大約在第一層建造的一半時,又建造一個堅固的木腳手架。這再次引起人們對鐵塔結構完整性的擔憂,以及諸如《艾菲爾自殺!...》《艾菲爾瘋了!他被關在精神病院》之類等聳人聽聞的頭條新聞。[28] 實際上在這個階段,木腳手架的設計是用於移動鐵塔上的小型「爬行」起重機,好將每條塔架上安裝在四個升降機導軌。在1888年3月時,完成了第一層連接金屬塔架結構的關鍵階段。儘管塔架結構的準備非常注重細節,但還是做了一些小調整以精確對齊塔架;每條塔架的底部都安裝了液壓千斤頂,能夠施加800噸的承載力,並且塔腳被有意建造成稍微陡峭的角度,並由腳架上的沙箱支撐。多達250人參與了艾菲爾鐵塔的施工,其中大約 150 人在現場鉚接組件。除了木匠之外,建築工人中也有清掃煙囪的人,因為他們習慣於在高處工作。工作輪班在冬季持續九個小時,在夏季持續十二個小時。1888年9月,工人罷工;三個月後,他們再次停工並要求加薪,艾菲爾與他們進行了談判,並在第一層完工的平台上為他們設立了食堂。由於埃菲爾的安全預防措施和使用可移動的過道、護欄和屏風,工程只有1人死亡。[29]

升降機

在施工期間的Roux, Combaluzier & Lepap斜道升降機,注意前景中的驅動鏈輪和鏈條。

在艾菲爾鐵塔的建造過程中,內部安裝了五座當時最先進的液壓電梯,這些電梯的設置是世博會與政府委員會的重要關注點,旨在確保充足且安全的運輸功能。雖然一些遊客可能會選擇爬到第一層或第二層,但電梯仍是主要遊客前往頂部觀景的重要設施。[30]

建造通往第一層的斜道升降機相對簡單,由於塔柱足夠寬且幾乎筆直,可以容納一條筆直的軌道空間。法國公司魯氏、康巴盧奇耶與勒帕佩公司(Roux, Combaluzier & Lepape)簽訂了安裝東西塔腳兩部升降機的合同。他們使用了一對帶有剛性、鉸接連接的環形鏈條。這些鏈條的上部或返回部分的某些鏈節上附有鉛塊,以平衡升降機的大部分重量。由於斜道升降機是從下面推上來,而不是從上面拉上去,為了防止鏈條彎曲,升降機被封閉在一個導管中。在運行軌道的底部,鏈條通過直徑約3.9公尺的鏈輪,而頂部的較小鏈輪則引導鏈條。[31]

第二層的奧的斯電梯

安裝到第二層的電梯更具挑戰性,因為涉及較多彎曲位置,增加了升降機直線工程的複雜程度。沒有一家法國公司願意承擔這項工作。奧的斯電梯公司歐洲分公司提交了一份提案,但因世博會章程排除了建造塔樓時使用任何外國材料而被拒絕。在仍然沒有法國公司願意承擔的狀況下,合同最終於1887年7月交給奧的斯公司。[32]奧的斯設計了兩部沿軌道運行的大型油壓電纜升降機,每個電梯可容納25名乘客,操作員佔據第一層的外部平台。動力由一個長12.67公尺(41英尺7英寸)、直徑96.5公分(38.0英寸)的傾斜液壓油缸提供,行程為10.83公尺(35英尺6英寸)。。

用於第二層和第三層之間的電梯由萊昂·埃杜(Léon Edoux)提供。一對81公尺的液壓油缸安裝在第二層,幾乎到達第三層的一半。升降電梯安裝在這些柱塞的頂部,電纜從電梯的頂部一直延伸到第三層的滑輪,然後再回到第二輛電梯。每輛電梯僅行駛二層和三層之間的一半距離,乘客需要通過一個短過道在中途更換電梯。每輛10噸的電梯可載65名乘客。[33]

落成和1889年的博覽會

1889 年世界博覽會的景色

艾菲爾鐵塔的主要結構工程於1889年3月結束,3月31日,埃菲爾在媒體代表的陪同下帶領一群政府官員登上塔頂,以慶祝艾菲爾鐵塔的落成。由於升降機尚未投入使用,因此一行人則步行攀登,耗時一個多小時才到達,艾菲爾經常在中途停下來解釋鐵塔結構的特徵。大部分官員選擇了在較低的層級停留,但少數人,包括結構工程師、建築負責人埃米爾、市議會主席、《費加羅報》記者和《畫報世界(英語:Monde Illustré)》記者登上塔頂。下午2點35分,伴隨著在第一層發射的25響禮炮,艾菲爾懸掛了一個大型的三色旗,給巴黎世界博覽會開幕典禮剪彩。[34][35]

1889年5月15日,巴黎世界博覽會開幕後的9天,艾菲爾鐵塔才向公眾開放;儘管當時電梯還沒有完工。但這座塔卻在公眾獲得了立竿見影的成功,在5月24日給魯道夫·菲爾紹的一封信中,海因里希·施利曼在鐵塔正式開幕後獲得了攀登的機會,稱讚該結構是工程能力的奇蹟,沒有它,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就會毫無吸引力。儘管人們欣喜若狂地稱讚鐵塔是法國展現國力強盛的典範,但無情的批評仍然存在。無論如何,據法國哲學家、作家和文學評論家羅蘭·巴特所道:「鐵塔極大地激發了時代精神,使人們對此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36]

在5月26日電梯投入使用之前,近30,000名遊客共攀登了1,710級台階登上塔頂,當時艾菲爾鐵塔的門票價格為第一層2法郎、第二層3法郎、頂層 5 法郎,週日半價入場,到展覽結束時,參觀者已達1,896,987人。[37][4]

博覽會期間鐵塔的夜間照明

天黑後,艾菲爾鐵塔被數百盞煤氣燈點亮,一盞烽火台發出紅、白、藍三道光束。安裝在圓形軌道上的兩個探照燈被用來照亮博覽會的各個建築物。在第二層,《費加羅報》設有一個辦公室和一個印刷機[38],在頂部設有一個郵局,遊客可以在那裡寄信和明信片,作為他們訪問鐵塔的紀念品。[39]艾菲爾鐵塔的著名參觀者包括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與五名皇室成員、卡扎爾王朝國王納賽爾丁沙阿[40]、希臘喬治王子、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日本明治天皇之子嘉仁、莎拉·伯恩哈特、水牛比爾(他的狂野西部表演是博覽會的一大亮點)和湯瑪斯·愛迪生,當時在倫敦讀書的聖雄甘地也在世博會上攀登了埃菲爾鐵塔,艾菲爾後邀請愛迪生到他位於塔頂的私人公寓,愛迪生在那裡向他展示了他的一部留聲機,這是一項新發明,也是此次博覽會的眾多亮點之一。愛迪生在留言簿上簽了字:

亞歷山大·古斯塔夫·艾菲爾是一位勇敢的建造者,他令包括偉大工程師湯瑪斯·愛迪生在內的所有工程師,懷有最大的敬意和欽佩,創造瞭如此巨大而原始的現代工程技術。

艾菲爾獲得了這座塔的許可證,可以使用20年。它將於1909年被拆除,屆時其所有權將歸還給巴黎市,但由於該塔被證明對無線電報很有價值,因此在該塔到期後被允許保留許可證,從1910 年開始,它也成為國際授時服務的一部分。艾菲爾利用他在塔頂的公寓進行氣象觀測,還利用塔進行了空氣阻力對墜落物體作用的實驗。[41][42][43]

埃菲爾鐵塔開放時,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總高度為312公尺,擊敗了169.3公尺的華盛頓紀念碑,成為當時的世界最高建築物。當時最高的建築是都靈約167.5公尺高的安托內利尖塔,於1888年竣工。

20世紀

盧米埃爾兄弟攀登艾菲爾鐵塔過程中的全景,1898年

弗蘭茲·瑞切特的實驗準備和艾菲爾鐵塔上的致命一跳

20世紀初,艾菲爾鐵塔發生了許多創新,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艾菲爾鐵塔東段和西段的電梯被法國公司Fives-Lille建造的電梯所取代,電梯一直延伸到第二層。以在第一層的上升角度發生變化保持地面水平,與奧的斯升降機類似的液壓機構驅動,北柱的電梯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通往第一層的樓梯。第一層和第二層的佈局都進行了修改,第二層的空間可供遊客使用。

1901年10月19日,亞伯托·桑托斯·杜蒙到達巴黎後開始安排熱氣球飛行,並以六號飛船成功地往返聖克盧公園及艾菲爾鐵塔。贏得了法國石油商人亨利·多伊奇·德拉默爾特(英語:Henri Deutsch de la Meurthe)提供的100,000法郎獎金[44],1910年,特奧多爾·沃爾夫神父測量了塔頂和底部的輻射能。他在頂部發現了比預期更多的輻射,偶然發現了今天被稱為宇宙射線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45]。兩年後,1912年2月4日,奧地利裁縫弗蘭茲·瑞切特 (Franz Reichelt) 從塔的第一層(高度57公尺)跳下,以展示他的降落傘設計,實驗卻以瑞切特墜樓死亡告終。[46]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廣播信號

1914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艾菲爾鐵塔對公眾關閉,成為軍方的電信中心,位於塔內的無線電發射機除了攔截加密的敵方無線電通訊,導致間諜瑪塔·哈里被捕。甚至還成功並干擾德國的無線電,嚴重阻礙了他們在巴黎的推進,並為盟軍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47] [48]

1921年12月24日,艾菲爾鐵塔開始傳輸廣播信號。露西安·吉特里(英語:Lucien_Guitry)和薩沙·吉特里第一次從鐵塔播放他們的廣播節目《Radio Tour Eiffel》。這也是是歐洲第一次公共廣播。一年後,即 1922年2月6日,在北柱設立了一個臨時演播室,吉特里、伊馮娜·普林滕普斯和導演費里在此進行廣播。[48]從1925年到1934年,雪鐵龍的照明標誌裝飾了塔的三個側面,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廣告牆。[49]

1925年,奧匈帝國的騙子維克多·拉斯提格曾兩次策劃出售艾菲爾鐵塔的騙局。[50]一年後,即1926年2月,飛行員萊昂科萊特(Leon Collet) 在試圖塔下飛行時喪生。[51]

1925 年,愛德華·貝林(英語:Édouard Belin)從塔樓廣播了第一個電視信號。這使得埃菲爾鐵塔成為世界第一座電信和電視塔,1929年,埃菲爾鐵塔廣播了來自 350 個氣象站的數據,使歐洲、北非和包括冰島和維德角群島在內的大西洋島嶼之間能夠交流,1935年4月,該塔被用於進行實驗性低解析度電視傳輸,使用功率為200瓦的短波發射機。11月17日,安裝了改進的180線變送器。[52]

1929年,人們為了紀念艾菲爾對法國和巴黎的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安托萬·布德爾雕刻的古斯塔夫·艾菲爾半身像,於5月2日北腿底部揭幕[53]。1930年,當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落成時,艾菲爾鐵塔失去世界最高建築的稱號[54]。1938年,第一層周圍的裝飾拱廊被拆除。[55]

第二次世界大戰

隨著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占領巴黎,艾菲爾鐵塔電梯電纜被法國人切斷,對於德軍和阿道夫·希特勒來說,這意味著他們只能通過樓梯爬上鐵塔。德國士兵不得不爬上塔以懸掛以納粹標誌為中心的納粹德國國旗,但國旗幾個小時後就被吹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較小的國旗。德軍還在第一個觀景台上懸掛了一面橫幅,上面寫著「德國在所有方面都取得勝利」,希特勒於 1940 年 6 月 24 日親自訪問巴黎,他寧願不攀登埃菲爾鐵塔。鐵塔在佔領期間對公眾關閉,希特勒與納粹政權的其他知名人物,如阿爾伯特·施佩爾和阿諾·布雷克定居下來,並在埃菲爾鐵塔前擺出各種姿勢,在當地民眾面前展示對法國人的勝利。當盟軍於1944年8月接近巴黎時,希特勒命令時任巴黎軍政長官迪特里希·馮·肖爾蒂茨將塔與城市的其他部分毀滅。迪特里希不服從命令,而是將其和平轉交給自由法國的軍隊。[56]

戰後

法軍於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並在鐵塔的二樓安裝了發送機,以便能夠與英吉利海峽的武裝部隊進行通訊,電梯直到1946年才修復,6月重新向公眾開放後,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超過 600,000名遊客登上了這座塔。隨著旅遊業的增加,鐵塔遊客人數穩步上升到每年超過一百萬,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不斷增加。

1956年1月3日,電視發射機發生火災導致塔頂受損。維修花了一年時間,1957年,現在的無線電天線被添加到頂部。1964 年,艾菲爾鐵塔被文化事務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正式宣佈為歷史古蹟。一年後,在北柱安裝了一個額外的電梯系統。根據採訪,1967年,蒙特婁市長讓·德雷波與夏爾·戴高樂談判達成一項秘密協議,將這座塔拆除並臨時搬遷至蒙特婁,作為1967年世界博覽會期間的地標和旅遊景點。據稱,該計劃被營運艾菲爾鐵塔的公司否決,因為擔心法國政府可能拒絕將塔恢復到原來的位置。[57]

近代

2013年7月14日,從蒙帕納斯大廈看到艾菲爾鐵塔的煙火。

1982年,原來二三層之間的電梯在服役97年後更換。在11月至3月期間對公眾關閉,因為液壓驅動器中的水往往會結冰。新電梯使用兩部Duolift升降機,採用長達160公尺的露天滑軌。每部升降機配備兩個轎廂來平衡彼此的負重量,即使在惡劣的天氣下,升降機的鍍鋅電纜和防冰裝置也能保證運行運行。同時安裝了兩個新的緊急樓梯,以取代了原來的螺旋樓梯。1983年,南柱安裝了奧的斯電動電梯。東段和西段的Fives-Lille升降機於1989年安裝,並於1986年進行了大規模翻新。更換了電梯,並安裝了電梯系統以使升降機完全自動化。

自1991年以來,塞納河沿岸及其位於艾菲爾鐵塔的蘇利橋和耶拿橋之間的建築物,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58]

1999年12月31日舉行的「2000年倒計時」慶祝活動中,艾菲爾鐵塔上安裝了閃光燈和大功率探照燈。在一年的最後三分鐘,燈從塔的底部開始一直亮著,並以一場盛大的煙花表演迎接2000年。閃爍的燈光持續了18個月,直到2001年7月。艾菲爾鐵塔於2002年11月28日接待了第200,000,000位遊客,自2003 年以來,該塔每年約700萬名遊客到此參觀。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艾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而艾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2017年起,遊客必須經過安檢才能來到埃菲爾鐵塔正下方。[59]

2017年8月5日夜,一名男子攜刀試圖闖入艾菲爾鐵塔,結果被立即被捕。[60]

2020年,艾菲爾鐵塔被選定202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鐵人三項和游泳的競賽場地,艾菲爾鐵塔將迎來整修工程,預計將鐵塔上19層的油漆全數清除,並以金色調作為取代原本的棕色。

2023年8月12日,艾菲爾鐵塔一度因遭遇炸彈威脅而臨時關閉,後來重新開放。[61]

2024年手工艺品市场分析:我国民间手工艺品市场规模达9992亿元 FurMark烤多久不会伤显卡-FurMark正确烤机的操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