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的市政协是什么规格的单位?有哪些内设机构?
政协是地方四家班子之一,是地方吸收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统一战线组织。由于工作特性,市政协与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比较少,很多人对这个单位比较陌生,传统观念还停留在“二线部门”、“清水衙门”印象中,今天在这里做个知识普及。
一、市政协机构职责和性质
政协是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有三项:
一是政治协商。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或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
二是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
三是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积极向党委政府和各工作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政协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其在职在编人员全部使用行政编制,即公务员。机关以外的政协委员、常委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事业编,也有不少社会人士,是什么身份要根据委员或常委的界别和所属单位性质来判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市政协机构规格及领导组成
市政协系四家班子之一,行政规格在三定中是正厅级,与党委、人大和政府平级。排序位列四家班子末位。
市政协领导机构由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政协常委组成,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行使政协决策权。市政协主席行政级别为正厅,非常委班子成员,但按惯例都要列席市委常委会。副主席为副厅级,协助主席分管相关业务,日常工作以出席会议和调研为主。秘书长是政协党组成员,作为班子成员享受准副职待遇,但其行政级别比副主席要低半格,为正处级。以上四类人员都是公务员,且为专职人员。
政协常委是例外。作为政协领导机构成员,政协常委虽然在政协中享受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并不是专职人员,甚至很多连公务员都不是。他们中按照比例从各界别中选举产生,有公务员,有事业人员,也有企业人员。人员构成五湖四海,涉及各行各业,是政协领导机构的一大特色,也是区别于党政机关领导机构的最大不同。
三、市政协内设机构
除了上述领导成员,市政协机关下设不同的内设机构,数量在十个左右,规格都是正处级。它们分别是:
1、办公室。负责政协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一般由秘书长或排名第一的副秘书长兼任。
2、机关党委。负责政协党务工作。机关党委书记一般由一名副主席兼任,另设一名专职副书记,负责主抓党务。
3、提案委员会。负责提案的规划、收集和整理。
4、经济委员会。负责地方经济事务的调研、考察,为地方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建言献策。
5、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负责农业农村工作的调研考察工作,撰写相关提案,为地方决策提供参考。
6、教科卫体委员会。负责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方面的调研,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
7、社会法制与民族宗教委员会。负责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等事务的参政议政。
8、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负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参政议政工作。
9、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负责联络港澳台及华人华侨等界别人士,组织相关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10、研究室。负责政协专项课题、调研的文字材料撰写,及政协有关内部刊物、新媒体等文字编制、刊发工作。
11、委员联络工作办公室。负责政协委员的统筹联络工作。
各专委一般设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工作人员若干,都是公务员。专委下设相关科室,按照行政层级设置岗位和级别。
四、市政协的优缺点
政协的优势是提拔晋升,平台高、职数多、竞争不激烈。一般来说,在市政协提拔一个处级不是难事。缺点是没有行政执法权,职权不够实,影响力和存在感太低,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养老部门”、“二线岗位”,以前很多人都不太愿意去。现如今随着形势的变化,政协有时候也成了香饽饽,让人不禁感叹时势变迁之奇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