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艾滋病日特别策划
今天,4200万人正在遭受艾滋病的折磨,已经有超过2000万人死于这场世纪瘟疫。
在一些国家,千村薜荔,万户萧疏……
无人能够幸免这个幽灵的侵袭。当如此庞大的人群以几何级的数量疯狂增长的时候,仅靠道德已经无能为力。
你应该做出选择,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你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是冷漠、嘲笑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发表评论]
●新浪特稿:鄢烈山
假如我得了艾滋病 WHO中国代表处、新浪观察联合调查 (HOT)
新浪观察系列专访
黎家明:我的艾滋生活
吴尊友:安全带是纵容车祸吗
张北川:只是一种慢性严重疾病
小李:象正常人那样有益地活着
聊天预告
艾滋预防专家周日16点作客新浪
网友评论
艾滋病人应正确对待
应给他们更多宽容
HIV确诊一周年祭
相关专题
2002世界艾滋病日
向吸毒者提供清洁针管对不对?
看,那一场场艾滋秀
艾滋女结婚
·我有两个名字,一个是母亲给的,另一个是我用悔恨的的心与艾滋病毒一起铸成的名字。>>一个艾滋病人的声音 [发表评论]
·我走在医院明亮宽敞的走廊里,身着白衣的医生和护士在身边走动,我感到在两侧的病房里,都有将要死去的人,都有将要飘散的灵魂。就象身后的朵朵一样,在幽暗的病房里发出叹息。>>一位艾滋义工的日记 [发表评论]
●媒体聚焦: ·2002年上半年,我国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100万的直接意义在于,平均算下来,就是每130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每1300人中就有1个艾滋病人 [发表评论]
·“亚洲、中国,如果不采取更现实策略,艾滋病人与感染者将会2—4—8—16—32……呈级数跳升!”他的两只胳膊有节奏奋力地向外张开,直到无法张得更开——“这太可怕了!”>>三联生活周刊:亚洲的性与艾滋 [发表评论]
自1985年中国境内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起,短短的17年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增长了100万倍,并且仍在以1、2、4、8、16的几何级数疯狂的增长着……
100万!这意味着每130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HIV感染者,如不加任何控制,10年后,每130人中就会有一个是HIV感染者!
十来年前的第一批感染者,现在正成群的死亡!当我们对艾滋病无情的冷漠和嘲笑时,艾滋病却正以想像不到的可能蔓延到我们身上:在一夜情的时候、在你刮脸的时候、在手指被划破的时候……艾滋病的魔爪伸向了每个人的生命,我们还在等待什么?[发表评论]
WHO中国代表处、新浪观察
大型联合艾滋病调查问卷
您如何看待艾滋病人?
自作自受,不珍爱自己的下场也有很多人是无辜的艾滋病离我们很近,应该给这些人多点关爱
您认为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
洁身自好忠于自己的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以上三个
[发表评论]
·HIV药物困境的福音
对于许多艾滋病携带者来说,最大的困境在于他们无法得到廉价而有效的治疗。据统计,中国仅有几百人能接受绝对有效的鸡尾酒疗法。而因为知识产权保护造成的药物价格居高不下,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改观。强制突破知识产权保护藩篱,规模生产有效抗艾药物,目前来看无法执行。
幸运的是,经过中国政府的多年努力,进口艾滋病药物的价格近年来不断降低,最近有消息说,在不违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国内一些厂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仿制鸡尾酒药物,价格为每人每年3000元,此举将使50万人受益。>>艾滋病人不再愁药费 [发表评论]
·撕下道德标签
多年来打在艾滋病携带者身上的道德标签因为HIV的蔓延而被撕下。在娱乐场所大规模推行安全套运动、在毒品泛滥的重灾区实施清洁针具的政策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国外有经验表明,全国范围内推行此种政策将使HIV感染率下降60%。可以想见,在高危人群中的政府的干预使得防艾前景露出了曙光。[发表评论]
·在防艾第一线的人们
吴尊友,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官员,几年前,在高危人群中因为讲授防止艾滋病的知识而被称为“鸡教练”,但是,今天,他已经变成了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在中国,像吴尊友这样的人正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国家的防艾第一线。>>专访吴尊友 [发表评论]
从不闻不问不理解到众多明星作为预防艾滋大使加入关爱队伍;从谈艾色变到每年一届的全国艾滋病日晚会,从拒绝和排斥艾滋病人到义工成为幼安医院的新风景线,从病人小路悲惨而无助的死到今天艾滋女结婚的消息……不得不承认,艾滋病人的天空正一天天地明朗起来。[发表评论]
一位义工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艾滋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离他们太远……”
已逝去的南非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曾大声呼吁:“我认识一个被抛弃的小男孩,他呼吸喘不过气来,不能吃东西,他是那么虚弱,很快就会死去。我认为,政府必须做一些事情……”
虽然艾滋病毒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它却无法突破全社会筑起的免疫系统。
也许,伸出手,就是一个生命的复萌。支持他们,也是支持我们的明天。[发表评论]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E-mail:guancha@staff.sina.com.cn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35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新浪网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