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生们为啥都不学汉语了?
Foto:jing-lank.de
与德国相反,法国近年来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猛增至四万人,这个数字几乎是德国的八倍。哥廷根大学的汉学教授古德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德国的教育政策上:“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框架计划和教育结构。我自己接触过很相关关部门,但其中做好开设中文课程准备的很少。许多主管部门出于行政原因对开设中文课程持保留态度”。
联邦层面也做了很多努力,试图唤起更多学生对中国的兴趣。 联邦外交部、联邦教育和文化部以及教育部长会议今年5月在一次联合会议上呼吁开设更多的中文语言班。 图林根州的教育部长Helmut Holter在会议上说:“我们并非都必须成为中国专家,但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中国,并且进一步向这个庞大的国家靠拢。”
但是,柏林自由大学的汉学家Ole Döring认为这些政策仅仅是做表面功夫而已。 “教育方面的政策支持仍主要局限于短期的经济和研究效益,很难在学校中建立可持续学习汉语的基础性设施,”Döring说。
中文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
Foto:@neonbrand,unsplash
但真的只有政客对此有责任吗?研究员Frezel斥责了“中文特别难学”的偏见。 她反驳:“那不是真的!” 她所做的研究表明,在德国开设的中文课程非常成功。 根据Frezel的说法,许多学习中文的中学生中文水平可以达到B2,仅比主修汉学的大学生低一级。
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Döring对此并不感到惊讶:“‘中文特别难学’这一论断是不实的传言。跟学习拉丁语,法语和英语一样,这是一个学习类型和教学能力的问题。”
Döring最近在哥廷根、蒂宾根和波鸿上三门中文强化课程,这些课程是为未来的中文教师提供的。 每年都有30名新的中文教师接受培训。 如果和以前一样,全国仅有数千名中学生想学习中文,这些教师数量就足够了。
但Döring警告说:“如果我们几乎都不会说中文,我们只能把中文的解释权都留给中国人。”比起中学生,大学生更加不愿意学习中文。每年仅仅有500名大学新生选择汉学专业。
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其重要性不匹配
年轻德国人对中文缺乏兴趣的实际原因仍在研究中。人们普遍不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甚至有些畏惧。专家Guder这样说道:“中国在德国公众中的形象与其对21世纪世界经济的重要性并不匹配。”
小编认为,文化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Quelle:
http://www.spiegel.de/lebenundlernen/schule/chinesisch-an-deutschen-schulen-nur-wenige-angebote-a-1235081.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